傳統與創新并舉,青春與擔當同行

                                                            傳統與創新并舉,青春與擔當同行

                                                            ——2018年高考語文(全國一卷)試卷分析

                                                                                                                    明達中學   張勤

                                                                    2018年全國卷新鮮出爐,對于語文試卷,我們大都熱衷于探討試卷上的新題型,尤其是作文的新思路。不過,整體來看,語文試卷的題型依舊秉持著傳統與創新并舉的理念,而試卷上閱讀與寫作的內容更傾向于對青少年進行價值觀的引導和擔當意識的培養。其實一直以來,高考語文卷都是青少年思想品格教育的示范者和引領者,核心價值觀的滲透以及正能量的教育已得到充分彰顯。

                                                                 從題型上看,傳統與創新并舉。

                                                                     2018年高考語文全國一卷依舊在穩中求變,探索出新,而且參考答案的設置也更加科學規范。

                                                            1、試卷結構和題目數量較2017年變化不大,論述類文本三個客觀題9分,文學類文本考察小說一個客觀題兩個主觀題15分,實用類不連續文本兩個客觀題一個主觀題12分,古文閱讀三個客觀題一個翻譯題19分,詩歌鑒賞一個客觀題一個主觀題9分,默寫六個空6分,語言基礎與運用仍舊是三個客觀題兩個主觀題20分,作文依舊是任務驅動型作文60分。

                                                            2、整個試卷的創新題型有三處:一是多選題沒有了,13個單選題共39分;二是病句、補寫句子、成語三個題目放在了兩個意思緊密關聯的語段來考察;三是作文,從世紀寶寶的視角來寫作,考慮到了今年考生的特殊身份;圍繞和中國的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來寫,則緊扣中國當今發展的時代背景;再者,要求考生想象把它(考場作文)裝進時光瓶留待2035年開啟,給那時18歲的一代人閱讀的寫作創意,則體現了文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獨特性。

                                                            3、主觀題的答案設置更科學規范,有較好的區分度。比如:小說《趙一曼女士》的兩個主觀題。

                                                                    這個主觀題的問題設置雖然有些不常見,但答題思路卻是慣用的四維分析法:從情節上看、從人物形象看、從主題看、從藝術效果看等等。只要有一定的模擬考試經驗,就有得高分的機會。

                                                                     從試卷內容上看,文化與科學技術并重。

                                                                      1、諸子思想博大精深,讀史方能繼往開來。

                                                                    論述類文本摘編自楊國榮《歷史視域中的諸子學》,全文圍繞新子學承前啟后的思想價值來談。照著講指的是對經典的整理和實證性研究,并發掘歷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內涵。而接著講指的是接續諸子注重思想創造的傳統,在新條件下形成創造性的思想。21世紀的今天,我們既要認真學習諸子學術思想的精華,又要抓住東西方思想交流碰撞的時代機遇,積極參與世界文化的建構和發展過程。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對于我們的青少年來說,博覽群書,研讀傳統,對個人的思想發展和國家的精神文明建設都至關重要。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紅色革命文化就在我們身邊。

                                                                    小說《趙一曼女士》刻畫了一位偽滿時期在小興安嶺領導抗日斗爭的趙一曼女士,在她身上彌漫著拔俗的文人氣質和職業軍人的冷峻。不同于抗日神劇,脫離抗日斗爭的實際;也不同于《馬蘭花》的人物形象臉譜化。小說刻畫的趙一曼女士事跡典型,感情細膩,符合生活和藝術的真實。想當年,新中國的建立,離不開那些有著卓越智慧和高尚情懷的共產主義先驅者;現如今,我們國家的富強文明、繁榮昌盛,同樣離不開青少年對紅色革命文化的深入學習和繼承發揚。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唯有正視國家曾經經受的災難,我們的青少年才能志存高遠,發憤圖強,才能不怕犧牲,甘于奉獻。

                                                                      3、科技興國,舉足輕重;領先世界,時不我待。

                                                                    新聞類文本閱讀,介紹的是我國在量子通信研究領域的巨大成就,潘建偉研究團隊的杰出貢獻,以及中國實驗設施先進,基礎科研投入大、發展快給日本帶來壓力。

                                                                    語言基礎題提供的語段內容則是:大洋一號,作為中國第一艘現代化的綜合性遠洋科學考察船,在探索海洋奧秘,開發海洋資源方面的突出貢獻。

                                                                    “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試卷上這些內容的閱讀和分析,不僅可以增強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且為他們將來在大學的深造指明了方向。未來是科技時代。不管你是理科生還是文科生,科學技術就在你身邊。

                                                                    時不我待,作為中國未來30年的建設者,唯有充分關注科學技術,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唯有敢于突破創新,中國才能領先世界,傲視全球。

                                                                 從作文上看,青春與擔當同行。

                                                                    我們的高考作文,歷來是全民熱議的話題。今年全國一卷的作文無論是穩中出新,還是高度、深度、廣度,絕對是個典范。先一起回顧一下作文題。

                                                             

                                                                    今年的作文題型依舊是任務驅動型作文,并且較2015、2016、2017年有了更多發展。

                                                                    首先,作為任務驅動型作文,這個題目非常典型。內容方面的任務指令至少有四個:一是關于時代的際遇和機緣、使命和挑戰的思考;二是關于和中國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的思考;三是關于2035年開啟時光瓶與下一代的對話;還有一個隱含的任務指令,即要以2018年為立足點,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其次,這個題目是對青少年文學才華的大考驗。沒有想象力,沒有好奇心,沒有回顧過去的認真反思,沒有穿越未來的大膽設想,就難以下筆成文。

                                                                    最后,該題目又是對青少年思想格局的大考驗。這篇作文要想寫好,必須將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聯系起來,要有大境界才行。比如:磨煉鐵肩擔道義,揮灑青春書豪情。這樣的思想境界才是上乘。

                                                                   每年高考,都是一次戰役。這一仗關系著無數高考生的前程,關系著無數家庭的幸福。而語文卷,不僅要要為中學的語文教學指明方向,還要為國家遴選人才。因此,每次寫試卷分析,都有一種崇高而神圣的感覺。希望我鄙陋的見解,不會影響你更高遠的視野。

                                                             

                                                            相關文章

                                                            特黄特色三级在线观看 - 视频 - 在线观看 - 电影影院 - 品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