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與語文教學改革新課標、新教材與新高考


                                                            “三新”與語文教學改革新課標、新教材與新高考

                                                            溫儒敏

                                                            20181011

                                                            溫儒敏教授:

                                                            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

                                                            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組召集人

                                                            人教版語文教材、部編本(人教社)義務教育語文教材主編

                                                            國家基礎教育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

                                                             

                                                             

                                                            第一部分  新課標問題

                                                            “語文核心素養”是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宗旨性概念,統領整個課標。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同時也是為了適應世界教育改革發展趨勢,提升我國教育國際競爭力。

                                                            “語文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

                                                            “語文核心素養”概念的提出,第一次明確了語文學科所要達成的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整合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由此長期以有關語文學科的性質、內涵的爭論得以澄清,有了科學的清晰的定義。這是個理論貢獻。

                                                            “語言建構與運用”放在最前頭,突出其重要性。這是語文學科獨有的,具本質意義的。新課標如此強調思維發展,還把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等各種思維形式都加以明示,使之成為語文教學的必須部分,這對于改變目前語文教學缺少思維訓練(尤其是缺少批判性思維和獨創性思維)狀況,會有一個大的沖擊。

                                                            我們的語文教學其實已經久違了“情趣”,很少顧及和尊重學生個人的“情趣”,新課標的提示應當給線教學提個醒:“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的培養,也是語文教育題中應有之義。而“鑒賞品位”這個說法的提出,在這個過分物質化的浮躁且低俗的環境中,是有針對性的。

                                                            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樣性,關注當代文化,學習對文化現象的剖析,積極參與先進文化的傳播。這樣明確的概括和提示,也是第一次。

                                                            “四個方面是一個整體”,彼此融合,不能分開。

                                                            “在語文課程中,學生的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都是以語言的建構與運用為基礎,并在學生個體言語經驗發展過程中得以實現的?!?/span>

                                                            學習任務群的提出。將會改變高中語文的教學模式。高一是“必修”,要求完成7個任務群:整本書閱讀、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當代文化參與、跨媒介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寫作、思辨性閱讀與寫作、應用性閱讀與寫作。這7個任務群的前4個,是貫穿整個高中課程的。

                                                            高二,是“選擇性必修”,除了前面4個任務群,又還增加了5個“研習”: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中國革命傳統作品研習,中國現代作家作品研習,外國作家作品研習,科學文化論著研習。任務群的設置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它在教學中強調的不是以課文為綱,也不求知識的完備與系統,訓練也不再是純技巧的分解,而是任務群驅動下的多文本學習,主體是學生,教師則是教學的組織者,重視師生之間的互動,有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高中生語文學業質量水平分為5個等級,做了比較具體的描述。

                                                            任務群的設置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它在教學中強調的不是以課文為綱,也不求知識的完備與系統,訓練也不再是純技巧的分解,而是任務群驅動下的多文本學習,主體是學生,教師則是教學的組織者,重視師生之間的互動,有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三個問題,要平衡兼顧-一下,不走極端:

                                                            一是任務驅動并不是唯一的學習方式。

                                                            二是防止任務驅動下的多文本學習造成淺閱讀的弊端。

                                                            三是任務驅動下的學習活動應當適當。

                                                            近年來,語文課堂最大的特點就是太熱鬧,太浮躁了。我們缺少的是沉沒式的學習,自由式的閱讀。未來的教師要吸收新課標關于任務群的理念,在某些教學環節中可以多使用這些方法,但應實事求是,根據學生的情況與教學的內容來確定合適的教學方式。

                                                            建構主義與新課標的關系。建構主義這一理念有用但不可濫用。

                                                            第二部分  新教材問題

                                                            “統編本”語文最主要的特色,就是“讀書為要”。用一家媒體的報道標題來說,就是“新教材專治不讀書”。讀書、熏染、積累是語文不變的法寶。讀書的習慣是語文最重要的宗旨。激發讀書興趣,養成讀書習慣,是教語文的最重要的辦法。舉一反三(精讀課)運用精讀學來的方法來讀其它書(略讀課)赤手空拳重讀課文,才使備課有溫度,自己的感知。結合學生的實際。

                                                            1.(精讀)x(泛讀)

                                                            2.采用“1x”方法拓展閱讀。

                                                            3.授之以漁,要教讀書方法。堂課下來,有把握得住的“干貨”。讀書方法就是“干貨”。跳、猜、默、速、(教泛讀略讀速讀的方法)

                                                            4.語文的干貨——讀一類書的基本方法。

                                                            5.關于整本書閱讀。整本書閱讀,我看首先就是“養性”,涵養性情,讓學生靜下心來讀書,感受讀書之美,養成好讀書的習慣。

                                                            6.對傳統文化的重視。

                                                            傳統文化中有相當一部分糟粕,只屬于它過去那個時代,不可能轉化,也不可能支持當代文化生活。

                                                            如傳統文化仁愛共濟、立已達人的社會關愛,正心篤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以及仁愛、民本、誠信、正義、大同等觀念,都是精華的部分,可以繼承和轉化、吸收;而愚忠、愚孝、封閉、自私、奴性、麻木,等等,都是糟粕,應當批判和拋棄。

                                                             

                                                            第三部分 新高考問題

                                                            一、命題將更加注重考閱讀速度,題量會增大。

                                                            一目十行,快慢結合讀題讀文,考試必須這樣,否則做不完題。選拔性考試,做不完75%的人,題量文字量加大。教學要教精、略、泛、速讀等方法。

                                                            如:中軸線法,嘴唇不動法等。

                                                            二、命題所依賴的材料范圍將大大拓展。

                                                            隨著高考命題材料面拓展這一改革,我們一線教學就要調整思路,讓課堂教學多往課外閱讀延伸,多鼓勵廣泛讀書,多關注社會,不能處處扣著考試只讀那么一個小的范圍。擴大閱讀視野,考試幾乎沒有雞湯文,讀者、意林等不太有用。如今題型偏檢索對照,都要加大閱讀??苹靡策M入,讀《新華文摘》才適合教學,現已突破文學視野。廣、快、關注社會。

                                                            三、更加注重信息篩選處理能力和邏輯思辨能力的考查。

                                                            這些年高考語文在強化檢索能力的考察,這是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上升思維能力,檢索能力訓練考察。注重檢索能力訓練。排除概念干擾,提取信息的能力。

                                                            如下文注入的“概念干擾”,就是要考查考生的思維能力,能否在短時間篩選信息。

                                                            【題例】

                                                            辣,我們都不陌生,很多人無辣不歡甚至吃辣上癮。這是因為辣椒素等辣味物質刺激舌頭、口腔的神經末梢時,會在大腦中形成類似灼燒的感覺,機體就反射性地出現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現象,__________,內啡肽又促進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時間內令人高度興奮,帶來“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們吃辣就上癮了。

                                                            A.大腦在這些興奮性的刺激下把內啡肽釋放出來。

                                                            B.內啡肽因這些興奮性的刺激而被大腦釋放出來

                                                            C.這些興奮性的刺激使大腦釋放出內啡肽

                                                            D.這些興奮性的刺激使大腦把內啡膚釋放出來

                                                            四、越來越重視考邏輯思辨能力。

                                                            新課標注入邏輯內容。針對碎片化思維。

                                                            五、有意識考查讀書的情況,包括課外閱讀、經典閱讀、閱讀面與閱讀品味。

                                                            《堂·吉訶德》《紅樓夢》《鄉土中國》整本書的閱讀推進。分值會提升,現在問題設計還在研究中。

                                                            六、文言文考試的變化。

                                                            斷句題和翻譯題會增多,虛詞等的知識性的考查相應減少。

                                                            增加了對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查。

                                                            高中超過50%的教材量。也要1+x(精讀+似懂非懂泛讀),加強語感。

                                                            有情境的史書,19分,譯句10分。

                                                            斷句辦法,抓虛詞,動詞,都不特靈,辦法就是多讀。見多識廣,分就上去。

                                                            七、題型和各類題搭配的改革。

                                                            加強綜合也是一種改進,以往同一試卷中幾個板塊彼此分散隔離,甚至同一個試題中幾個小題也缺少聯系,以后不妨改為從一個(組)材料中同時引發五六個題,將閱讀、寫作結合起來,在同一個語境中去解決詞語、名句填寫、文學常識、內容理解辨析等問題。

                                                            隨文設點,考語境中的對錯,訓練語感。不是單句考成語、病句,而是隨文設點,要求從文章自然段中來看成語、病句是否存在,邏輯有沒有問題,這個難度增加了。實際上也給一線教學提出新的思路:注重情景化??嫉氖钦Z境中的對錯,是需要語感來判斷的。

                                                            默寫也在一個語境中出現。增加對語感或者語用是否“得體”的考查。如“的,得,地”等之類的考核。任務指令,規定寫作的范圍與針對性,多維度比較中說理。

                                                            八、高考作文。

                                                            重視議論文,但不能放棄敘事文。圍剿套題。

                                                            作文“防止套題”。上海作文題好,有思辨力。要有一些平衡,既照顧到體現時代性,又要充分考慮命題的科學性,要有適當的難度、區分度、信度、效度的考量?,F在這種作文題很難達到這幾個“度”的調試統一。批評全國卷政論口號化。明年也許會調。不要放棄記敘文?,F在在圍剿套題。兼顧一下記敘文。

                                                            寫作要多讀,適當練,學會模仿。重頭戲是閱讀。加大閱讀量。

                                                            高一放開寫,充分抒發個性,讓寫作練腦,成為有趣好玩的事情;高二收攏一點,按照文體、一般寫作技能或者主題來分專題訓練。應當特別注重議論文學習,如前面說的,往理性思辨靠攏;高三主要是應考,可以有些技巧,包括如何常見的寫作弊病。

                                                            高一,學習提示代替習題,學習任務代替習題。高二,專題學習。

                                                            相關文章

                                                            特黄特色三级在线观看 - 视频 - 在线观看 - 电影影院 - 品赏网